新闻中心

用科研助力荆门石化“油转特”

来源:a8直播免费直播    发布时间:2025-02-01 09:57:54

  郭庆洲,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资深专家,今年60岁的他曾先后荣获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、6项中国石化科学技术进步奖,主持承担省部级课题20多项,授权发明专利30多项。他除了承担荆门石化“油转特”相关核心技术和产品的开发应用工作,还参与荆门石化特种油基地建设,通过技术服务、建言献策等,助力荆门石化特种油生产能力不断迈上新台阶。

  头戴蓝色安全帽,一身同色工作服,口袋里斜插着半卷起来的笔记本,混站在人群中与人交流时,他并不起眼。这是记者2024年12月24日在荆门石化10万吨高压白油加氢装置更换催化剂现场看到的一幕。

  他叫郭庆洲,是一名润滑油加氢技术领域科研工作者,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资深专家。今年60岁的他曾先后荣获1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、6项中国石化科技进步奖,主持承担省部级课题20多项,授权发明专利30多项,参与“加氢异构脱蜡生产高档基础油成套技术开发及工业应用”“高端特种油技术开发与工业应用”等多项中国石化“十条龙”攻关项目,通过技术优化研发的部分特种油产品实现替代进口、填补国内空白。

  早在2024年12月18日,郭庆洲专程从北京来到荆门,此次来荆门,是给荆门石化10万吨高压白油加氢装置更换催化剂提供现场技术指导。当年,这套装置是他指导建设的。“(装置)2018年建成,基本上每6年要换掉一次催化剂,以便保障装置优良的性能和稳定的产品质量。”

  郭庆洲与荆门石化的“缘分”不浅。2019年,面对我国炼化行业新增产能全面释放、竞争白热化的形势,以炼油业务为主的荆门石化吹响了“油转特”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冲锋号成立特油部。与此同时,中国石化发起“高端特种油品集成技术开发与工业应用”“十条龙”攻关项目,助力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进程。

  作为“十条龙”项目课题负责人之一,郭庆洲承担起了荆门石化“油转特”相关核心技术和产品的开发应用工作,同时还参与荆门石化特种油基地建设。这一年,郭庆洲在荆门石化一待就是4个月。

  打通环烷基原油、石蜡基原油及其特种产品的工艺流程,实现系列化特种白油及橡胶增塑剂的工业化生产,主导开发多种专用白油新产品并实现低成本稳定生产,部分产品实现替代进口、填补国内空白短短3年时间,在郭庆洲及其团队的努力下,一项又一项自主研发的先进加氢技术在荆门石化落地生根,荆门石化快速实现了高价值特种油品从无到有、从有到优的跨越式发展和历史性突破,产品先后出口至马来西亚、泰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,吨油效益排名中国石化前列,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,走出了一条具有石化特色的转型升级之路。

  “我参与的特种油品科研项目,这些年基本都在荆门石化落地了。”看着众多的科研成果在生产一线落地生根,并转化为企业提质增效的动能,郭庆洲感到由衷的自豪和欣慰。

  “我现在基本是北京、荆门两头跑。在荆门短则一周,长则数月。”郭庆洲说,这些年他早已不局限于自己科研领域的研发和成果转化。他通过技术服务、建言献策等,助力荆门石化特种油生产能力不断迈上新台阶。

  2024年5月30日,在荆门石化2024年特种油客户座谈会上,郭庆洲受邀分享了特种油最新技术。

  郭庆洲坦言,自己研究的技术能快速转化为生产力,自己的思考能够实实在在帮企业发展,这是他最自豪的事。“我最引以为傲的,就是我们的科技成果能够在工厂落地应用,为工厂带来经济效益。”目前,采用郭庆洲及石科院科研团队自主开发的润滑油加氢有关技术,已建成润滑油加氢处理、白油加氢等特油类工业生产装置18套,带来显著经济效益的同时,有力促进了企业的转型升级。

  “荆门是个好地方,区位优势显著,工业体系完备。荆门石化油转特项目,会成为荆门产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巨大助力。”郭庆洲说。(记者 付永锡 张彩云 通讯员 甘志红 文/图)

  ①荆门新闻网 独家稿件声明:该作品(文字、图片、图表及音视频)仅供本网站使用,没有经过授权,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,本网站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。

  ②本网转载别的媒体稿件目的是传递更加多信息,且不用于商业用途,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别的问题,请尽快与本网联系,本网将依据国家相关法律和法规支付稿酬或作其他相应处理。

  主管:荆门市委宣传部主办:荆门日报社承办:荆门新闻网编辑部技术上的支持:荆门掌控传媒有限公司

  地址:湖北省荆门市漳河新区天鹅路65号荆门传媒中心A座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